新闻详情

热泵迎来利好:北京市朝阳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发表时间:2024-09-26 16:57

图片




图片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为高水平推进首批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根据生态环境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进一步提升朝阳区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北京市朝阳区生态环境局牵头制定了《北京市朝阳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与《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朝阳区作为生态环境部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单位,以2024-2026年三年为试点建设期,按照生态环境部针对朝阳区下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任务清单,结合朝阳区工作实际,打造“环境治理精细化+能源多元化+建筑低碳化+交通清洁化+消费绿色化+评价系统化”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模式。

三年任务推进计划


2024年

能源领域:推进热电联产行业余热利用工程;发展地热及热泵、太阳能等清洁供热模式;开展新型能源技术探索研究。

2025年

能源领域:推广应用热电联产行业余热利用工程;发展地热及热泵、太阳能等清洁供热模式;推进新型能源技术探索研究。

2026年

能源领域:构建能源节约型电厂;地热及热泵、太阳能等清洁供热模式基本创建;新型能源技术助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



征求意见稿部分内容如下



   聚焦结构调整,提升能源领域协同效应,严控化石能源消费,深挖电力行业减污降碳潜力 。

   推广余热余压再利用,因地制宜研究并推广应用符合规划及功能定位的能源利用技术,构建能源节约型电厂,实现近“零排放”的能源梯级利用,技术成熟后扩大示范范围。推进高安屯热电厂通过吸收式热泵回收烟气余热,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持续推进燃气行业绿色改造,推动燃气电厂和燃气锅炉等余热回收利用,推广节能用气设备应用,实现降本增效。

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广拓供热领域增效空间

    坚持可再生能源应用优先原则,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和热泵技术应用。充分挖掘地热能、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以双桥地热田等为基础开发中深层地热资源。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既有集中供热体系,加强可再生能源供热与既有传统供热系统的协调对接,大力发展地热及热泵、太阳能等清洁供热模式,逐步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负荷、以传统化石能源为调峰保障的绿色低碳热源结构。


分享到: